三尺讲台育桃李

记我校首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吴清松教授

发布者:webmaster发布时间:2010-09-17浏览次数:418

“我与真正的名师还相距甚远,没有多少可值得宣传的……”在学校人才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中,当选校教学名师的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吴清松教授并没有显出太多的激动,言语中,透露出一位科大人的谦逊和勤勉。10月20日下午,记者走近吴教授,聆听了他27年如一日,献身教育事业,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故事,从中,仿佛看到了他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留下的一串串艰辛而闪光的足迹。 “拼命三郎” 既当学生又当老师  吴清松1965年从我校近代力学系毕业后, 分配至海军航空兵部队,一干就是13年。

1978年5月,吴清松脱下军装,回到母校任教。由于部队与高校工作性质的差异,13年没有接触专业知识的吴清松,又重新当起了“学生”。37岁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知识的“恶补”中。“既然回来了,我就要当个名副其实的教师,我要迎头赶上,尽快掌握更多的知识。”他一边跟着当年入学的研究生一起听课,补习专业知识;一边给老教师当助教为学生辅导。白天听课,看书查资料,晚上复习、做习题,每天只睡 3到 4个小时,他这种拼搏精神被当时近代力学系的老师们戏称为“拼命三郎”。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奋起直追,天资聪颖且勤奋刻苦的吴清松很快就走上讲台,给工农兵学员上基础课。

每一堂课都是精心的演出“讲课是一门艺术,要像艺术家追求表演效果一样精心演练。” 吴老师把讲台当作“舞台”,力求“最出色的表演”。吴老师从不轻易接受一门课程。他在讲授第一门课《粘性流体力学》之前,就事先花了很长时间精心准备,并认真聆听了力学所卞荫贵老教授讲课,当其助教,并在卞教授的指导下试讲了两个章节。为本科生讲授新课《计算流体力学》之前,他先后两个学期旁听了数学系刘儒勋教授的课,做了大量的习题,然后结合近代力学系的教学要求精心备课。 讲好课的关键在于备好课,这是吴老师27年教学实践的经验。吴老师听过钱学森、郭永怀、马大猷等科学家的课,对他们那种深入浅出的讲课方式很是服膺。有了前辈的指引,吴老师备课时总是一丝不苟,即便是讲了很多遍的老课程,他也从不马虎。 每当开学前,他就根据教学大纲,把要讲授的内容进行筛选,补充该学科的某些最新科研成果。第二天如有课,当晚他会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谢绝一切应酬,集中精力备课。吴老师的备课本上总是打满“补丁”,铅笔、红笔写得密密麻麻。

“吴老师讲课从来没有固定的教材,所用的讲义都是自己多年经验积累,而他每年的讲课都会更新其中的部分内容,常讲常新,始终让学生感到新鲜。”学生们评价说。

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没有照本宣科,对于所有的基本概念、基本推理和基本结论以及复杂推导,他全部默记在胸,且讲课非常富有启发性,每每讲到关键的观点时,总会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些问题,调动学生自己回答这些问题,然后再加以提炼、总结、升华,最后再反馈给学生。 “上课最忌讳不看学生,不要总用背对着学生。”吴老师讲求教学艺术,从课堂氛围的营造、新课的引入、新知识的讲授到课尾的小结,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给学生一种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感觉。每次上课,他都会越讲越兴奋,学生越听越入神,因而学生非常喜欢听他讲课。在由学生给教师打分的多次教学评估中,吴清松的课多是学生满意的课程之一。

做手术仅住院9天,2001年5月,吴老师突然被查出患有结肠癌,并已经到了中晚期,医生叮嘱必须立即住院手术。当时正临近期末,他的几个本科生、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已进入后期写作定稿阶段。吴老师把所有教学任务安排妥当后,才住进医院。术后一拆线,刀口尚未痊愈,住院仅9天的吴老师就坚决要求提前回到了学校,立即组织学生毕业论文的审定和答辩工作,保证了学生能按时毕业。   在随后长达一年半的化疗期间,医生和同志们都劝他多休息,少工作,尤其不要上课。但由于所在系教师较少,吴老师承担的本科生、研究生的两门必修学位课程一时无人接手,作为教师的那种神圣责任感又驱使着吴清松老师忍着病痛走上讲台。

在化疗的三个学期里,因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和强烈的反应,呕吐发烧不断,白细胞严重减少,但吴老师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顽强地与病魔抗争,坚持上好每一节课。

“吴老师,你要注意身体呀!”面对课堂上同学们的关心,吴老师笑着说:“没什么,药物反应,过一阵就好了。”正是由于心中装着学生,吴老师始终没有离开过三尺讲台,每个学期不折不扣地完成80个学时的主讲任务,有时因输液治疗不能按时上的每一节课,他都及时给学生补上。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刚从德国参加一周的学术会议回来,正安排学生利用周末补课的事宜。 学生一篇论文改了10多遍。

吴清松不仅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在科研上还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委、科工委的科研项目,近几年发表的SCI论文就有40多篇。 在他的实验室里,每周举办一次的学术沙龙精彩纷呈:或者一个研究生做主报告,其他同学帮助他分析、把脉;或者每个学生汇报各自的科研进展情况,大家开展讨论,共同解决科研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许多具有创新的思想常常都是在师生共同讨论中萌发出来的。 “吴老师治学态度严谨,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对我们写的论文,他总是逐字逐句地修改,不放过任何一个不妥之处,哪怕只是个小小的标点符号。” 03级硕士生孔祥照告诉记者,吴清松老师从来不越俎代庖,帮助学生谴词造句,他总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写,自己修改,有些学生的论文在他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下,竟改了10多遍,直到满意才同意其投稿。 孔祥照说,他曾经花了一年时间做了大量实验,并绞尽脑汁将实验结果整理成论文《带瓶颈的圆柱容器中环状尺寸偏析》,满怀欣喜地交给吴老师,甚为得意。可当吴老师把文章交给他的时候,他却才惊讶地发现,稿子上标了许多红色的批语,并“枪毙”了许多段落,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结构上的不妥也标得一清二楚。如此反复修改了10 次,他的“处女作”终于发表在《Physics letters A》上。

“学生必须学会自己动手写论文,这不是苛刻的要求,而是研究生培养的过程和手段。”这是吴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到目前为止,吴老师已经先后培养了6名硕士生和4名博士生。其中一名研究生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名研究生获得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名研究生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校内每年举行的研究生学术论文竞赛,吴老师课题组的研究生总能拿到各种奖。 手把手培养年轻老师  “作为一名老教师,应该为年轻人铺路架桥,甘当人梯,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尽快成长,尽早挑起科大教学的大梁。”在日常教学中,吴老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年轻教师。 博士生姜锐就是这样一位“幸运的人”。姜锐是1994 年考入科大的本科生,于1998年分流攻读吴老师的硕博连读研究生,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在2003年春提前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毕业留校工作之前半年,吴老师就安排姜锐担任自己的助教,让其一边听自己的《计算热物理》课,跟着学习讲课方法,同时让其给学生答疑,批改作业,参加出试题,改考卷,分析考试情况,使其逐渐熟悉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基本了解了学生的需要,掌握了教学中的难点重点。 之后,吴老师和姜锐共同讲授《计算热物理》课程,吴老师先让姜锐主讲部分章节,自己在后面旁听,课下两人还经常就如何备课、讲课的重点、课堂气氛的调节等进行交流,经过一年实践和摸索,去年,姜锐已经开始独挡一面地主讲《计算热物理》课程,讲课条理清晰,学生反映良好。 明年,吴清松老师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他说,等到那时,他也许可以有时间真正静下心来,自己写一本教材,给更多的年轻教师参考,“这也是对学校教学工作再尽的一份绵薄之力吧。”他就是以这样无悔的付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理想。 

(新闻中心 胡胜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