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学术氛围,我系决定举办学术论坛系列报告会。5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郝勇研究员作为第一次报告会的主讲人在西区力学一楼239报告厅为我系师生做了题为《太阳能热化学与太阳能高效利用》的学术报告,系主任裴刚教授主持了报告交流会。
郝勇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太阳能应用研究的总体背景和发展趋势:太阳能是总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主要的转换和利用途径包括光热、光伏。其中光热途径的优势在于具有根据温度变化对太阳能进行综合梯级利用的潜力,但光热转换的不可逆性以及太阳辐照的非稳性是太阳能高品位高效热利用的主要瓶颈。为此提出采用太阳能热化学这一技术,它是一种能将太阳热能转换为化学能同时兼具高密度储能的方式。随后他详细介绍了中科院工热所有关太阳能热化学方向的研究,他们根据太阳能集热温度的不同,采取重整、裂解化石燃料或直接分解水、二氧化碳等不同方式提升了太阳能利用的品位及下游的转换效率。接下来他就如何将太阳能热化学与光热、光伏发电互补,完成光伏光热综合利用这一问题与大家做了分享。最后,郝勇研究员以太阳能为例,呼吁大家利用专业特色,为能源的未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报告结束后,郝勇研究员就太阳能相关问题与大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活动吸引了很多感兴趣的师生参与,后续学术论坛报告会继续邀请与我系专业相关的专家学者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报告,同时也希望我系研究生能积极参与学术论坛,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
郝勇博士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分布式供能与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分会委员。于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2007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12年加入工程热物理所金红光院士研究团队,从事太阳能热发电、热化学等方向的研究。2013年获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发表国际学术期刊(SCI)论文20余篇(包括Nature Materials等高影响因子期刊),申报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多项;现任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副主编、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工程学科副主编。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太阳能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储存和转化、低碳能源技术等。